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向縱深發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激發黨員干部的歷史責任感,進一步堅定黨的領導。5月28日,大冶市中醫醫院組織開展開展“重溫入黨誓詞 汲取奮斗力量”主題教育活動。
上午8時,醫院組織各支部黨員29人(其中邀請2名非黨員)參加。在陳青佳書記帶領下赴紅色教育基地——殷祖南山頭革命烈士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
重溫入黨誓詞
巍巍南山,革命搖籃。南山頭位于大冶市南部,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大冶地區革命根據地,也是鄂東南地區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先輩彭德懷、徐向前、滕代遠、何長工、李燦等,在這里生活和戰斗過。大冶市有名的革命將領余立金、馬龍、饒惠譚,從這里走上了革命征途。威震大江南北,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紅十二軍就誕生南山頭毛宕饒。
青山翠柏叢中,南山頭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屹立——革命英烈永垂不朽!面對鮮紅的黨旗,全體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回顧入黨初心。大家肅立在南山頭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默哀、鞠躬、敬獻花籃,表達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無限哀思和深切緬懷,感受先烈對黨絕對忠誠的信念。
參觀金公祠
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中共大冶中心縣委金公祠舊址。金公祠建于明萬歷年間,原為南山頭地區胡姓宗祠。1928年8月,中共大冶縣委在此成立;1929年2月,中共大冶中心縣委在此成立,領導大冶、陽新、通山、鄂城、黃梅、廣濟、蘄春、圻水等縣的革命斗爭;1929年9月,大冶第一個革命政權——大冶縣工農革命委員會在此成立。在中共大冶中心縣委領導下,以南山頭為中心的鄂東南革命根據地建立,金公祠成為鄂東南地區革命斗爭領導中樞和指揮中心。這里一桌一椅見證了那烽火如煙的歲月,一幅幅照片是英雄譜贊,大家認真學習豐富翔實的文字資料、觀看珍貴的歷史圖片,聆聽黨史故事,仿佛走進那段崢嶸歲月,重溫紅色革命歷史,切實感受革命先輩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和艱苦奮斗精神。
走進大冶南山頭革命紀念館
“大冶南山頭革命紀念館”大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匾額由原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中央書記處書記、文化部部長、全國政協副主席陸定一親筆題名。這里是南山頭革命歷史陳列館。從以下五個方面:黨旗飄揚映紅南山——大冶,湖北工農運動的中心之一;長纓在手揚威南山——南山,鄂東南革命斗爭的領導中心;紅色政權屹立南山——南山,中國工農革命武裝的重要發祥地;決戰千里運籌南山——南山,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星灼灼輝映南山——南山,共和國將軍的搖籃;圖文并茂,實物展示,生動再現了南山頭革命根據地的革命歷程。在講解員的解說中,大家深刻認識到南山頭革命根據地在中國革命進程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家觀看了南山頭革命歷史的微電影:崢嶸歲月,砥礪奮進——南山頭革命英烈永垂不朽,老年支部書記馮衍成同志在屏幕前久久佇立,禁不住熱淚盈眶。大家在簽名留言電子屏前紛紛拍照留言,保存這份珍貴的記憶,永遠銘記這次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瞻仰饒惠潭故居
走進南山頭下饒村,路過將軍亭,青青翠竹掩映下,饒惠潭故居呈現在眼前,白墻藍瓦,門匾“惠澤長潭”鎦金四字熠熠生輝。
通過饒惠潭本族侄孫饒崇文詳細講解得知,志愿軍第23軍參謀長饒惠潭的人物生平、個人事跡,饒惠潭一生革命建功沙場,歷經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爭中犧牲,時年38歲,下饒村現留有一棟一層半青磚樓房。“馬革裹尸慟我英雄經百戰,鳳凰浴火得斯幸福慰平生”是饒惠潭一生革命的真實寫照。瞻仰饒惠潭故居,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表過對革命英烈的深切緬懷,門診、醫技黨支部書記王有法同志深深感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英烈的鮮血換來的”。年青黨員溫萍也有同感,禁不住哽咽。
在返回的路上,紀委書記陳青佳同志總結發言,他說學習黨史,了解黨的艱苦奮斗歷程,銘記歷史,目的在于傳承發揚革命精神,牢記共產黨員的政治責任、工作擔當和光榮使命,時刻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紅心向黨,醫心為民,愛崗敬業,履職盡責,為推動中醫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